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电子 行业
查看: 1618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线缆/接插件] 电缆束丝绞线基础知识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2

帖子

25

茶券

实习生

Rank: 1

专家分
2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1-27 14:57:4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电缆束丝绞线基础知识
    束绞由多根单线构成。一般来说,构成束绞的单线多而细,不仅增加了电线电缆的柔软性,还提高线路连通的可靠性。有些电线电缆的导体并不要求大的截面,但也采用了绞合形式,正是为了具有更好的柔软性或高度的可靠性。
    要使单线以一定的螺旋升角(或节距)进行束丝或绞合,设备必须满足以下要求:一是使所有单线围绕设备的中心轴作旋转运动;另一是使绞合制品作直线前进运动。通过改变这两种运动速度的配合,即可调整螺旋升角的大小,使生产出的绞线或束线符合结构要求。
    绞线机和束线机的组成基本相同,都是由放线、牵引、排线与收线、拖动与传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等主要部分组成。此外,还附有分线板、并线模(又称压模)、计米器等装置。
    绞线机生产的绞制规格比较大,绞制时除中心1根单线外,其余单线的放线盘都放在放线部分(如绞笼),通过它的旋转使单线围绕中心单线形成绞层。根据绞线的绞层数和每层的单线根数,一般绞线机设有几个(几段)分别旋转的放线部分,使之制成各层绞向不同的绞线,故对生产同心层绞的绞线尤为合适。束线机生产的束线规格较小,它靠收线部分篮架或回转体的转动形成束线。由于束线机的运转动作都在收线部分,变速机构安装在转动的篮架里,地位受到限制,这就决定了束线机只能制成一个绞向、规格较小的产品,但束制的单线根数,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。
    绞线或束线质量,一方面取决于单线材料及附加材料的本身质量,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绞制或束制工艺。选用何种绞合设备与绞制品的结构,截面和外径大小、单线根数、单线粗细以及绞制品的制造长度有直接的关系。如果是同心层绞的绞线,应首先考虑绞线机放线盘的盘数和大小是否与之适应,然后再考虑绞合方向、节距长度和要不要退扭等。若为复绞线,还需考虑股线变形,这就需要分析绞线结构、规格、材料,确定工艺数据,最后选择适合的绞线机。如果是束制品,除放线盘的盘数和大小以外,束线机收线盘大小的确定,要比绞线机重要得多。
对各种绞线和束线的节距长度和绞向都有规定。节距长度可以绞线或束线外径与实用节距比相乘计算出来。在实际生产中,一般都采用大一些的节距比,以利尽可能地提高生产率。绞向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,否则会影响线路的连接。
    绞合方向:同心绞合的每一层线的绞合方向相反,  纹合方向分为右向与左向,把绞线的轴线垂直于胸前,如果单线从右上方斜向左下方时,就是右向,反之为左向。为了便于记忆,可用左手或右手将手掌向上,拇指叉开, 其余四指并拢,并拢的四指顺向绞线轴向,如果右手拇指的 斜向与单线的斜向一致,就是右向(z向),如果左手拇指的斜向与单线的斜向一致,就是左向(S向),
    在产品标准中不但规定了绞线的层间绞向相反,而且规 定最外层的绞向。一般裸绞线最外层绞向为右向。
    绞合规律:绞合线芯一般由材料和直径相同的股线绞制而成,为使绞线成为圆形,而且在中心层股线根数固定的情况下,按等差数列方程,每层股线根数比与它相邻的内层相差6.28根,也就是说每增加一层就增加6.28根股线,一般取整数为6根。
    测量绞合节距用长度大于节距的纸绷紧在绞线上,用铅笔或蜡笔沿绞线轴向划过去,可得到一组印痕,印痕的数目应多于测量层单线的根数,在其中之一的中心作一标记,从它相邻的一个开始编号,当编号数等于测量层的单线根数时,在最后编号的印痕中心也作一标记,测量两个标记中间的距离,就是该层绞线的节距。对于束线产品的节距测量,由于束线大多是细直径的单线非正规绞合起来的,无法用纸带法测量。因此可用实测法,即取出一段束线产品,剪断表面的一根并在剪断处作好标记,以束线相反方向拆去10个螺旋,然后用直尺测量拆去10个螺旋部分绞线的长度,再将所得长度数据除于10,即可得出该束线的节距长度。
    在一般情况下,节距比愈小,柔软性愈好;各根单线之间的空隙愈小,即绞合得愈密实;而且节距与单线在一个节距的实际长度相差也愈大,同样长度绞线所使用的单线长度也就愈长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百州电子网论坛

GMT+8, 12-22 15:46 , Processed in 1.20562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中国百州电子网(2014-2015) 版权所有        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